三昧.普洱茶

标题: 如意仿古 [打印本页]

作者: 大眼    时间: 2009-5-9 00:50
标题: 如意仿古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21:23 编辑

许艳春早期作品 292 – – –

许如意仿古.jpg (139.62 KB, 下载次数: 352)

许如意仿古.jpg

许如意仿古1.jpg (140.27 KB, 下载次数: 366)

许如意仿古1.jpg

许如意仿古2.jpg (140.01 KB, 下载次数: 358)

许如意仿古2.jpg

许如意仿古3.jpg (137.61 KB, 下载次数: 377)

许如意仿古3.jpg

许如意仿古4.jpg (185.06 KB, 下载次数: 346)

许如意仿古4.jpg

作者: scallion    时间: 2009-5-9 01:29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21:23 编辑

如意沙发 106   
作者: 白毛猴    时间: 2009-5-9 02:45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21:23 编辑

圆润饱满,张力无限,泥色温润,线条曼妙。实在是大美之器! 206 ク ク ク
作者: 明茶秋毫    时间: 2009-5-9 20:57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21:23 编辑

早期已经不错了 519 н н н
作者: 十年尘梦    时间: 2009-5-10 00:49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21:23 编辑

后期更了不得了。。。 严重喜欢! 073 づ づ づ
作者: BEN    时间: 2009-5-10 18:15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21:23 编辑

要能有一把就好了 850 ゛ ゛ ゛
作者: 黑礼服    时间: 2009-5-10 22:06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21:23 编辑

拿枪去干了他吧 227 ㄌ ㄌ ㄌ
作者: 黑礼服    时间: 2009-5-10 22:06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21:23 编辑

漂亮........................... 075 = = =
作者: magealexia    时间: 2010-3-7 11:10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21:23 编辑

气势不好 923 ╥ ╥ ╥
作者: 白毛猴    时间: 2010-3-7 14:02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21:23 编辑

怎么看出来的,兄给教教。 073 ≡ ≡ ≡
作者: magealexia    时间: 2010-3-21 13:25
仿古如意,首先要有仿古的气势,这并非我自己的看法,当初刚开始玩壶,也不懂,后来得到一个宜兴的师傅指点,他说,即使是顾井舟做的仿古,也未必全是精品,仿古如君子,放在那要有那种正襟危坐的气势(西施就是典型的溜肩,女人肩,仿古可说是男人肩,需要宽肩膀),这种气势显示在壶形上就是肩膀要宽出来,然后突然下降,但是又不能显生硬。全手工壶在拍片过程种是非常难把握的,一般所谓的那些大师都不怎么做仿古。仿古,头(盖),颈,肩,腹,的比例,过度是非常非常难拿捏的。不像别的壶,差点还看不出来,仿古差一点,型就错了。大家可以想象下那些T台上的模特,能称为模特的都是身材万里挑一的,平常走在大街上的男男女女,怎么能说是模特呢。仿古是很传统的壶,做仿古难,就像书法中的“一”是最难写的,书画中的水,是最难画的。
仿古如意的如意纹,是不应该上肩的。
这是我们圈子里很多经营紫砂25年到30年的人,在这些年与大师们交流中得到的结论。不过现在能做出来纯手工仿古的人真不多,即使是那些所谓的国家工艺师。他们在改良的过程中,其实就是把他们无法达到的东西改为他们擅长的。
古代人的价值观和今人区别很大,古代君子二字分量甚重,古人所做的壶,都和这些人的品格气度有很大关系。
作者: 煮鹤    时间: 2010-3-21 15:00
“一个宜兴的师傅指点,他说,即使是顾井舟做的仿古,也未必全是精品”
还请楼上的朋友贴贴这位“师傅”亲自做的仿古出来给大家欣赏下。
说话码字谁都会,宜兴说这话的“师傅”也多如牛毛,但至今未有超越顾老的,这是事实!
作者: magealexia    时间: 2010-3-21 19:44
我和圈子内的朋友,亲自到当地去过,说这话的人是谁,我不会说出来,总之一句话,看壶不要看人,没头衔的人做的东西未必比很多所谓的大师,高工差。
说话的人态度很中肯,他没有说自己的壶做的绝对是全优秀的。上面这位也没什么必要叫我交出来什么证据。
我想请问你,假如你是个做壶的,你刚入师门的壶拿的出手吗?做壶的人真正大成的作品,是在45岁到55岁之间,为最上品。
不要讲至今没有超越老顾的,这话说的真太绝了。
顾作品,重气势,但在细节上,未必最好。
你能说顾大师做花货无人能比?这不成了自己给你自己挖坑吗,倒还把顾大师也带进去了。还这是事实,最麻烦的就是这句话。假如把西施做成匏尊,然后还说,这是我改良后的西施,你说行吗?书法里的柳体,和赵佶的瘦金体,都写的是汉字。
全手工仿古难做在哪,我无法把人家的仿古拿出来,我也拿不起。但是人家告诉我,挑仿古要如何挑。人家告诉我,看壶先看泥,然后看形。形差一点都算不上好东西。好东西就是吹毛求疵,博物馆的东西都是这样的。随便做个就要听人说好,哪有这么容易。
楼上这兄弟可以看看顾的几款仿古,和很多其他大师的仿古,做仿古的人很多,挨个看就能体会出来。说这话的人是谁都肯定不会透露的。不过人家在当地真的很受人推崇。请看好,是受当地人推崇,不是商人和壶友。家门口的人说好,那才是真的好,有机会各位可以问问"吕尧臣"的口碑如何。
楼上的朋友,我不知道你是壶商,还是做壶的人,或者还是壶友。这话得罪了,感觉你能回这帖子,就铁定是不懂仿古的。壶商的话95%是不能相信的。假如他们把实话告诉你,那壶还卖的出去吗。紫砂是越来越少的东西,要是全出来的都是好东西,那买壶的人就成了排队发财了。
作者: 煮鹤    时间: 2010-3-21 20:46
看壶不要看人,没头衔的人做的东西未必比很多所谓的大师,高工差。----这句很同意。

说话的人态度很中肯,他没有说自己的壶做的绝对是全优秀的。----试问谁敢说这话?

做壶的人真正大成的作品,是在45岁到55岁之间,为最上品。----您应该看看景舟七十后作的提壁,才会明白什么叫上品。

你能说顾大师做花货无人能比?这不成了自己给你自己挖坑吗,倒还把顾大师也带进去了。----讨论范围是仿古,谢谢!顺便告诉兄,顾老的花器做得绝对不差,只是作品不多,有机会您看看《宜兴紫砂珍赏》这本书您就知道了。

人家告诉我,看壶先看泥。----人家忽悠你得很厉害,你还信以为真??您见过哪位做壶高手跟人宣传“我这把壶泥料很好”,哪位一流画家跟人说“老朽这幅画,纸质和墨特牛”?

不过人家在当地真的很受人推崇。请看好,是受当地人推崇,不是商人和壶友。----君不见有口碑的高端壶商几乎没有一个是宜兴的,当地人眼光就一定高明?????那壶友还玩啥?壶刚出窑就给宜兴人买回家了。

有机会各位可以问问"吕尧臣"的口碑如何。----吕的壶,有很多都是经典之作,他的人品并不影响他的作品在紫砂界的地位,那些不服气的人大可以做一把出来比比看,靠嘴巴讲的,个个都会。

楼上的朋友,我不知道你是壶商,还是做壶的人,或者还是壶友。这话得罪了,感觉你能回这帖子,就铁定是不懂仿古的。----我只是玩过几把壶,如果参照您11楼所说的肩耸耸,突然下降就是好仿古,那我还真的是不懂了。

壶商的话95%是不能相信的。假如他们把实话告诉你,那壶还卖的出去吗。----那您说说谁可信,做壶的?做壶的就一定懂壶?假如他们把实话告诉你,那壶还卖的出去吗?做壶的,壶商,壶友都不能信,您不会建议爱壶的朋友去信央视的鉴宝吧?早年宜兴人通过台港澳壶商推广紫砂壶,近些年通过大陆壶商推广紫砂壶,现在做壶的嫌钱赚得不够多了,壶不好好做,亲自赤膊上阵搞营销,真是非常非常雷人。


好久没码这么多字了,兄的很多见解我认同,但紫砂鉴赏不是去过几次丁山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还要多结合实物,多看看书,多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不要认为了解一点就是专家了。我还是那句话,瞧瞧您贴那把供春,就真的很配不上您的理论水平。如有得罪,多多包涵。
作者: 大眼    时间: 2010-3-21 21:02
每一把壶在每个人眼里都不一样的审美
个人认为这把壶虽然是可圈可点但是已经比赢不少人做的仿古如意了
作者: 注册专用    时间: 2010-3-21 21:23
打酱油路过
前排围观
作者: 注册专用    时间: 2010-3-21 21:30
打破了有人发壶就说好的三昧论坛和谐传统
希再接再厉。
作者: 白毛猴    时间: 2010-3-21 22:35
支持有水平的讨论。
作者: magealexia    时间: 2010-3-21 23:00
一点点的说
我粘贴的那把供春是吴扣华的,各位如果想看,可以来天津古文化街,金福泰,他做了2把类似的,还有一把小的,大家在网上可以搜到的,这是他获奖的东西,我不喜欢把一个壶拍的很真,面面巨到。好东西就得懂得藏。吴这个作品有很多故事,我不一一讲了。那把壶假如想欣赏,务必要看真壶,面对面,照片我是不乐意拍的。
我把那把小壶的网上唯一找到的照片发出来,大家可以看下,不过和真品比起来,照片什么都体现不出来。

如意供春.jpg (71.27 KB, 下载次数: 277)

如意供春.jpg

作者: magealexia    时间: 2010-3-21 23:05
紫砂的书我看得不少。顾不以花货擅长,这句话不知道有哪句说错了。圈子内的人都应该认可吧。或许你会说,别看顾大师花货做得少,就说人家不擅长,可毕竟顾大师的花货有多少可以比拟朱可心呢?为什么现在做花货好的工艺师大多是朱门后生啊。
作者: magealexia    时间: 2010-3-21 23:13
呵呵,紫砂壶,为什么是紫砂壶,因为是紫砂泥做的。不看泥先看什么?再好的壶,即使卖到几个亿,假如突然有一天发现这不是紫砂矿,不是五色土,而是潮洲朱泥做的。那还能叫紫砂吗?
先看泥,这话汪寅仙大师就说过,难道人家说错了?我想现存于世的这些大师没人说汪大师不算什么吧。即使是到处开会研讨的吕,季,而已不会狂到如此地步吧。
老泥做出来的壶什么样,新的不能再新的泥做出来什么样。泥性都有区别的。泥是紫砂最深的学问,紫砂为什么名贵,贵不就贵在是紫砂泥上了?
顾大师对紫砂最大的贡献就是从他开始系统的研究了紫砂调砂的工艺。
紫砂泥是紫砂壶的根。
所以好壶的第一点是泥好。泥很差,即使形出来,靠茶去养,也是先天不足啊。
作者: 小茶童    时间: 2010-3-21 23:17
19#  magealexia 兄高见!为了避免有广告的嫌疑,您图中的网址是可以重新编辑删掉了~·~
作者: magealexia    时间: 2010-3-21 23:19
说话的人态度很中肯,他没有说自己的壶做的绝对是全优秀的。----试问谁敢说这话?

我去当地和大师吃饭,他给我们讲了很多东西。他告诉我,并非我做的壶也全是极品,每次即使做同一种壶,也肯定不可能全一样的。和平时的精,气,神也有关系,心情好的时候,有时候做出来的东西韵也足。有时候心情不好,很多地方细节就稍微差些。

以我如此吹毛求疵的个性来说,世面上我看的上的壶真不太多。我进入社会10来年,阅人不多,也不算少,从一个人说话等综合因素来分析一个人的性格态度,虽然不能说绝对准,也不可能谬之千里吧。最起码说这话的人不狂,很实在很实在。不做作,不装蒜。

有机会仁兄可以去跟某些超级大师打打交道,会叫你感觉说不上话的。
作者: magealexia    时间: 2010-3-21 23:23
吕大师的壶有很好的东西,不过吕大师跟人家弄了个什么 紫玉金砂 电视剧,大家可以看看,还叫他儿子去弄什么MTV,吕确实能书能画,不过要比季益顺的天赋,还是差很多吧,呵呵。他儿子做的东西和他的一比差多啊。做壶的人是艺术家,不是商人,他们要做壶,不是做秀。
作者: magealexia    时间: 2010-3-21 23:32
仿古壶最重要的就是肩的拿捏,肩是腹和颈的过度,拍片的时候可吃工夫啊。我形容不太准确,不过我想很多人明白我的意思。分辨仿古好坏,只看壶的正面和背面是不行的,俯视也未必有效。
仿古难在肩上。肩的气势出来,仿古的韵就更完美。仿古的脖子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做的仿古没脖子,不知道受谁传成。仁兄你可能又要说了,哪哪个大师做的仿古就没脖子,就溜肩。人家是大师,你能说人家的不好?我或许真的无法辩驳,但是可反问一句,难道大师的东西就一定全好吗?
紫砂现在炒作的很厉害了。大家都心里清楚。估计很多壶友都不知道好和不好的分界了吧。有收藏价值的壶就应该苛刻的要求它,假如只为了喝茶,管它有型无形的,不就是个容器吗?
我发那树瘿壶就是为了叫大家开下眼,知道还有这样的树瘿而已。紫砂界很多大师说过,那确实是好壶,想做出完美的第2把都不容易,大家可以来天津看真壶,真的很难仿,很难做的。
作者: magealexia    时间: 2010-3-21 23:36
不过人家在当地真的很受人推崇。请看好,是受当地人推崇,不是商人和壶友。----君不见有口碑的高端壶商几乎没有一个是宜兴的,当地人眼光就一定高明?????那壶友还玩啥?壶刚出窑就给宜兴人买回家了。

——————————————————————————————————————————————
你其实是在找我文字里的一些有歧异的地方大肆渲染,你怎么不明白呢,我只的当地人,是紫砂业人,我只的是那些做壶的,当地的幼儿园小孩,你的意思也算里面,跑到那地方去贩卖废品的也算?我说是在当地有点造诣的人,圈子内的人。
壶友很多是不懂的,商人重利帮着很多人炒作。圈子内的人才有话语权。
作者: magealexia    时间: 2010-3-21 23:38
做壶的人真正大成的作品,是在45岁到55岁之间,为最上品。----您应该看看景舟七十后作的提壁,才会明白什么叫上品。

-----------------------------------------------------------------------------------------------------------------------

我没有说不好,不过艺术家创作力最强的时候,是45岁到55岁,这是艺术家艺术生涯的颠峰期。随便找人去问吧,这句话有机会您可以问下范曾先生。

年纪大,很多地方领悟的更深,不过眼力和手力相对下降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作者: 十年尘梦    时间: 2010-3-21 23:43
本帖最后由 十年尘梦 于 2010-3-21 23:45 编辑

说实话,我很佩服magealexia 老兄的理论如滔滔江水不绝,很佩服magealexia老兄的精神潜心钻研书本,再就请教高人,与高人吃饭和探讨。但我看到的你感到欣喜的那把吴扣华供春,觉得也带有严重的创新成份,与老兄之前所说:“创新多为无法仿古所致”,这不是实际追求与理论相矛盾吗?
作者: magealexia    时间: 2010-3-21 23:44
“兄的很多见解我认同,但紫砂鉴赏不是去过几次丁山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还要多结合实物,多看看书,多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

----------------------------------------------------

呵呵,这话的教唆性好高。我就记得有个做壶的师傅说了句话“妈的,你小子看上的东西,都进中南海了,做出来了还能给你啊”,凭借我多年做设计的眼光,我相信我的眼力。
作者: magealexia    时间: 2010-3-21 23:46
我好象是闲得没事,到处找茬,可我真是不忍心看很多爱壶的人吃亏上当了。爱壶的人一定要有锐利的眼光,你们花的是钱,你们爱的是壶,可最后有可能,你们拿到手的都是次品,假如真的有一天,你拿着一个大师的作品给他看,他说,“这破东西怎么回事我做的”,你从哪买的啊,假如这是你当初从他手里买回来的,我不知道你那时候心里是什么滋味的。
作者: magealexia    时间: 2010-3-21 23:59
吴的树瘿属于花货,而花货确实可以自由的创新发挥,但是树瘤的古朴质感要做出来。很多传统光货,看就看那些讲究了。
作者: magealexia    时间: 2010-3-22 00:09
花货现在最能创新的就应该是季益顺了吧。创新多为无法仿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学前辈,有那心却没那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我的意思是说,做壶是要有基本功的,仿古制作很考基本功。

吴是否有才华造诣,真才实学,大家看他的东西就可以了。

估计有人觉得我是在给某些人做广告,大家这样想,我也没办法,慢慢看吧。不过说真的,我现在有钱,有的壶我也买不着啊。好东西不用做广告的。拿真东西出来比就是了。
作者: 注册专用    时间: 2010-3-22 00:28
主要说的是仿古,但是我认为如意仿古和仿古两者身筒并不一样的。

楼主的这个壶,如果去掉那些“富有张力”的肌纹,我也不会喜欢的
作者: 十年尘梦    时间: 2010-3-22 01:42
……可我真是不忍心看很多爱壶的人吃亏上当了。爱壶的人一定要有锐利的眼光,你们花的是钱,你们爱的是壶,可最后有可能,你们拿到手的都是次品,假如真的有一天,你拿着一个大师的作品给他看,他说,“这破东西怎么回事我做的”,你从哪买的啊,假如这是你当初从他手里买回来的,我不知道你那时候心里是什么滋味的。magealexia 发表于 2010-3-21 23:46


不忍心看很多爱壶的人吃亏上当的心情值得我崇高的敬佩!
我觉得“紫砂水”说浅却很深,说深然而又很简单,浅也罢深也罢,不管是新手还是自认是高深老手,手上有了把壶够日常使用即可打住,待有机缘再往高深处玩,没有机缘莫强求,免得花了无数冤枉钱,捡来无限烦恼而抱恨终身。
作者: 壶朋茶友    时间: 2010-3-22 04:40
一点点的说
我粘贴的那把供春是吴扣华的,各位如果想看,可以来天津古文化街,金福泰,他做了2把类似的,还有一把小的,大家在网上可以搜到的,这是他获奖的东西,我不喜欢把一个壶拍的很真,面面巨到。好东西就得懂 ...
magealexia 发表于 2010-3-21 23:00

这位仁兄的文字和码字能力非常强,只可惜鉴赏能力严重脱节!
作者: 指月斋陶瓷    时间: 2010-3-22 14:47
红烛笑衬金盏中,茶熹那么浓;
一剪疏影赛桃花,嗽君懂不懂?
作者: 十年尘梦    时间: 2010-3-22 19:13
真的不懂,有懂的烦请帮翻译,谢谢!




欢迎光临 三昧.普洱茶 (http://www.ynpurete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