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普洱茶

标题: 分享01年7262 [打印本页]

作者: 十年尘梦    时间: 2009-5-30 22:40
标题: 分享01年7262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20:57 编辑

这茶来路清晰,在昆明干仓存放,很干净,从茶样茶汤就可以看出来了。 闲话少说,还是先上图吧。 603 Э Э Э

C_7466.jpg (159.28 KB, 下载次数: 248)

C_7466.jpg

C_7470.jpg (142 KB, 下载次数: 228)

C_7470.jpg

C_7476.jpg (155.18 KB, 下载次数: 229)

C_7476.jpg

作者: 十年尘梦    时间: 2009-5-30 22:55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20:57 编辑

相对新茶来说,茶汤清亮透彻许多,没有新茶的“沤堆”味,透发出的沉沉的茶香,口感少了腻度和浓浊度,但醇厚度依然,陈茶的爽口的甜滑,口腔后部回甘很明显。 361 ▌ ▌ ▌
作者: 十年尘梦    时间: 2009-5-30 23:24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20:57 编辑

上图是01年7262,下图是09年7572 对比两图,凭感觉判断新旧。一般来说生茶熟茶三年为一个时间段,凭感觉可以看出是三年内的,或前三年后三年的。 从品饮口感来说,熟茶还是有“放”的价值,从茶底看,熟茶还是有转化的空间。 190 ︺ ︺ ︺

C_7476.jpg (155.18 KB, 下载次数: 210)

C_7476.jpg

C_7497.jpg (161.76 KB, 下载次数: 253)

C_7497.jpg

作者: 老肖    时间: 2009-5-31 00:41
支持兄的观点,很建议熟茶至少存放3-5年以后喝,这样口感明显变醇、变润,大益05年的熟茶,我这存放的,现在都还有点生,汤色已经开始变透了,堆味还有少许、润感还没表现出来。
作者: 明茶秋毫    时间: 2009-5-31 09:12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20:57 编辑

熟茶3年,生茶5年,再开始喝 950 ê ê ê
作者: BEN    时间: 2009-6-1 22:32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20:57 编辑

[quote]熟茶3年,生茶5年,再开始喝 个人表示支持 219 廴 廴 廴
作者: zxl    时间: 2009-6-3 23:35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20:57 编辑

十分同意楼上兄弟们的意见建议…… 076 げ げ げ
作者: worden    时间: 2009-6-3 23:59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20:57 编辑

一言难尽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581 亗 亗 亗
作者: 黑礼服    时间: 2009-6-4 00:08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20:57 编辑

最好的支持办法就是每样寄50克来给我爽爽 哈哈 650 Ⅻ Ⅻ Ⅻ
作者: scallion    时间: 2009-6-5 10:00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20:57 编辑

楼上所有的人的意见,老夫都同意了.特别是壤园戏墨的 367 ☆ ☆ ☆
作者: 鴻鵠    时间: 2009-6-5 20:23
收到JS的茶版了. 正是01年的7262, 四泡之后的茶味比较醇厚.
作者: 大狗子    时间: 2009-6-6 10:56
熟茶3年,生茶5年,再开始喝

没那么多老茶,以后再考虑这个问题,现在有茶喝觉得生活很美好了!
作者: 煮鹤    时间: 2009-6-8 17:55
当年的叶底真厚,茶汤胶质感应该很好。
作者: 浪漫环球    时间: 2009-10-25 00:00
萝卜青菜各有所好,综合各方面评论,自己感觉饮得舒服、爽就ok,毕竟我们是饮茶人,而不是茶人。多方面进行学习,钻研一下,一方面可以增长见识,另一方面可以在吹水的时候多个话题。歪论不当先行谢罪,对勿夸,错莫骂。
作者: 十年尘梦    时间: 2009-10-25 12:50
自己感觉饮得舒服、爽就ok,毕竟我们是饮茶人,而不是茶人。浪漫环球 发表于 2009-10-25 00:00



作者: nh13957gd    时间: 2009-11-2 15:51
本帖最后由 nh13957gd 于 2009-11-2 15:55 编辑

3# 十年尘梦
上图是01年7262,下图是09年7572
对比两图,凭感觉判断新旧。一般来说生茶熟茶三年为一个时间段,凭感觉可以看出是三年内的,或前三年后三年的。
从品饮口感来说,熟茶还是有“放”的价值,从茶底看,熟茶还是有转化的空间。



两个不同品种,不同等级,不同年份的茶叶拿来对比新旧,有用吗?
我同意“熟茶还是有转化的空间”这说法,这只是口感变醇变润滑和去了堆味。
下图的茶叶放上几年就能放到上图的效果吗?
光上两个图而不加说明你也能判断茶叶的新旧?
下图明显比上图发酵度高,叶底没上图的有弹性,后续变化空间不大。
个人意见,说错莫怪。




欢迎光临 三昧.普洱茶 (http://www.ynpurete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