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普洱茶

标题: 伊人喝茶之四——武夷大红袍 [打印本页]

作者: 伊人    时间: 2012-2-13 14:55
标题: 伊人喝茶之四——武夷大红袍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17:21 编辑

这是伊人在论坛灌水这么久以来写的最认真的帖子了。 关于大红袍,江湖上的传说很多,伊人接触到很多茶客,一提到大红袍就摇头,说假货多,有几个人能喝到正宗的大红袍? 伊人觉得,大家说的正宗大红袍应该是这三棵母树上的吧? 350 ㄏ ㄏ ㄏ
作者: 伊人    时间: 2012-2-13 15:03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17:21 编辑

若是说,除了母树,其他大红袍都是假的,那么,市面流通的基本是假的了。 其实大红袍的真假,伊人觉得这样区分比较好—— 只要是母树扦插,无性繁殖,并且生长区域在武夷山风景区7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都算正宗的大红袍。可称之为:正岩茶。 如果只是按照大红袍炭火烘焙工艺,用周边地区,比如建瓯,政和地区的茶叶制作成大大红袍,可称之为:半岩茶。 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达到目的,谋求高额利润,用一些只是外形相似的茶叶,制作出来的茶,伊人真的就不知所谓了。。 613 〕 〕 〕
作者: asimo    时间: 2012-2-13 15:06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17:21 编辑

开汤照片呢? 157 ㄒ ㄒ ㄒ
作者: 伊人    时间: 2012-2-13 15:09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17:21 编辑

伊人接触岩茶,大概7年时间。这7年,刚好是岩茶(尤其是大红袍)从无人问津到风靡全国的时间。不敢说特别专业,但是确实蹭了很多好茶喝。伊人觉得爱茶,不要因为这个茶无人问津就不喝,更不要因为非常出名就带有偏见。一如普洱。喜欢一款茶,和市场无关,只是喜欢这款茶的味道。 说下大红袍的由来。。。 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大红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并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 334 ビ ビ ビ
作者: 伊人    时间: 2012-2-13 15:14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17:21 编辑

1962年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武夷山九龙窠剪了大红袍枝条带回杭州扦插繁育作为引种种在品种园内。   1964年春,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培育室科研人员谢庆梓等人到武夷山剪取九龙窠大红袍枝条带回福安扦插繁育。   1992年夏秋之交,又从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名丛观察园中剪取很多武夷名丛,单丛等夏梢带回扦插,其中包括大红袍,标明来自武给山市茶叶研究所编号***号85年11月17日种。   从1978年底到1982年,市茶叶研究所连续开展对武夷名丛进行挖掘、整理、繁育工作,但并未引起重视。   1985年11月,值参加省茶叶研究所四十周年庆之际,五株大红袍“秘密”的引回(领导不知情),种在御茶园名丛观察园中。 1994年,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大红袍岩茶无性繁殖及加工技术研究》获福建升科委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通过。   1996年,武夷山市景区管委会开辟了九龙窠大红袍茶文化旅游路线。   2001年,“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   2004年,武夷山市政府下达了《关于启用“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的通知》。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作为全国唯一类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开始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大红袍绝品作为首份现代茶样品入藏国家博物馆。 367 ╠ ╠ ╠
作者: 伊人    时间: 2012-2-13 15:16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17:21 编辑

看到了吧,其实大红袍在很久之前就开始广泛的扦插繁殖了。 361 ┟ ┟ ┟
作者: 伊人    时间: 2012-2-13 15:24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17:21 编辑

伊人一直觉得,了解一款茶叶的起源,制作工艺,生长环境,非常有助于茶叶的冲泡,甚至可以决定水温。 鲜叶采摘好之后,经过萎凋→摊晾→摇青←→发酵(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初拣→分筛→复拣→风选→初焙→匀堆→复焙→精茶→包装或入库。 就成了介个样子。 323 ф ф ф
作者: 伊人    时间: 2012-2-13 15:27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17:21 编辑

612 ń ń ń
作者: 伊人    时间: 2012-2-13 15:34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17:21 编辑

还是用盖碗,100°水温,高冲水低斟茶。 介个是第三炮的茶汤和叶底。 317 * * *
作者: 老肖    时间: 2012-2-13 15:37
学习了,楼主继续。
作者: 伊人    时间: 2012-2-13 15:39
第八泡的茶汤和叶底。伊人今天开汤的是五年陈茶。相比新茶,陈茶的耐泡度要好一些,口感厚重。烘焙的火气,花香褪尽,焦糖香表现突出,回味悠长。岩韵内敛,更值得回味。

作者: 伊人    时间: 2012-2-13 15:42
一般泡10泡左右,基本上是木有问题 。这个礼拜的作业,就交完了,各位多多指教~!!
作者: 伊人    时间: 2012-2-13 15:43
开汤照片呢?
asimo 发表于 2012-2-13 15:06

心急喝不了热茶。
作者: 味最俨    时间: 2012-2-13 15:52
跪求斑主解释无性繁殖
作者: 小黄    时间: 2012-2-13 16:43
大红袍外观看上去和单枞差不多啊..
作者: 白毛猴    时间: 2012-2-13 17:10
看着都舒服!
作者: 伊人    时间: 2012-2-14 10:26
大红袍外观看上去和单枞差不多啊..
小黄 发表于 2012-2-13 16:43

你说的是凤凰单枞吗?条索状的乌龙茶,外观大多差不多,只是焙火轻重,颜色有深浅而已。
作者: 茶鬼    时间: 2012-2-14 12:08
还是用盖碗,100°水温,高冲水低斟茶。
介个是第三炮的茶汤和叶底。
32297
伊人 发表于 2012-2-13 15:34

投茶量小了点,下次试着多投点。。
作者: 伊人    时间: 2012-2-14 14:11
不大不小的盖碗,一般8-9G。
作者: 小茶童    时间: 2012-2-14 20:24
挺认真的呢。。。   
作者: 浪漫环球    时间: 2012-2-14 22:27
只为顶顶而来
作者: 伊人    时间: 2012-2-15 10:17
挺认真的呢。。。   
小茶童 发表于 2012-2-14 20:24

哼哼。。。
作者: 伊人    时间: 2012-2-15 10:18
只为顶顶而来
浪漫环球 发表于 2012-2-14 22:27

介个同学是三昧最佳敬业人士,逢帖必顶,净说实话。。
作者: 小黄    时间: 2012-2-15 11:09
你说的是凤凰单枞吗?条索状的乌龙茶,外观大多差不多,只是焙火轻重,颜色有深浅而已。
伊人 发表于 2012-2-14 10:26


也不知道有无试过真正的大红袍..有机会好好比对一下.
作者: 雪山神    时间: 2012-5-6 23:11
学习
作者: guosong    时间: 2012-6-1 23:30
伊人强大啊,我也刚认识大红袍的历史。
作者: guosong    时间: 2012-6-1 23:31
你泡的属于高焙火型吗?




欢迎光临 三昧.普洱茶 (http://www.ynpurete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