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普洱茶

 找回密码
 加入三昧
查看: 18070|回复: 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行王莽岭行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8 12: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ist 于 2011-6-8 20:20 编辑

(一)


    计划徒步攀越王莽岭,是在一周之前。五月二十七日,原定十五人的队伍只有七人顺利出行,木石、茶客、翔云、于哥、于嫂、雾还有眼睛(就是笔者我哈)一行分坐两辆车,于中午十二点出发,一路向辉县方向行驶。

    天气晴朗,稍有微风。我提前吃了两颗过期晕车药,一直睡到快进山的时候,才醒过来,朝窗外一看,已经是阴云密布。“变天了!”我话还没落音,天边一道闪电晃过,接着响起一声闷雷,真的要下雨了。我们的队伍里,翔云是头“新驴”,一看这架势,就有点郁闷地道:“看来我这新驴很不受欢迎啊,第一趟就遇到下雨。”我开玩笑道:“不下雨,你怎么‘下水’呢?”大家都笑起来。木石安慰他:“没事,只要能把帐篷扎起来,下再大的雨都没关系。”翔云这才放下心来。


    雨暂时还没下来,出了辉县,汽车朝着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黄水乡韩口村驶去,一路非常颠簸,不时有山坡滚落的碎石路段出现,茶客的车也是头“新驴”,东家自然不忍心让它在如此烂路上备受摧残。一直到下午四点多,我们才到达徒步王莽岭的起点-韩口村。把车停在村庄的尽头-太行风情苑里面,开始往下卸背包,卸到一半,开始起风,不到一分钟,就看见从山顶倾泄下来一片雨雾,紧接着,一面雨帘迎面扑过,给我们来了一个热情的欢迎和拥抱,霎时间将大家伙儿淋成了落汤鸡。我们看这状况,不行了!急急忙忙打好包,跑上台阶到屋檐底下躲雨。风情苑的老板娘劝我们打消上山的念头,一是路远,二来雨急,看来今晚就要在此过夜了。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16 昧币 +20 收起 理由
十年尘梦 + 5
scallion + 6
白毛猴 + 5
小茶童 + 10
老肖 + 10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2: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st 于 2011-6-8 20:21 编辑

    山中的天气变幻如此之快,一会让你忧虑,一会又给你欣喜。一阵雨来得快,去得更快,不过半小时,雨帘飘过、乌云散开、天气放晴,经过观望,木石和雾拿定主意,即刻上山。先赶到第一道山顶的滴水寨村,看看情况再定。


    众人早已按捺不住冲锋的激动,沐浴着雨后清新的空气,各自扛上背包,杀出太行风情苑。本来攻略上说是先下道,经过流水小桥,一路顺台阶斜线向上到达对面悬崖中间的水仙寺,然后左切横过几座山腰平行到岔路口,再行攀登;但经我们目测之后,发现水仙寺距离遥远,怕天黑到达不了扎营地,就没有走水仙寺,直接顺着峡谷向上徒步。经过短暂的勉强称得上乡村土路的小道之后,开始进入碎石羊肠坡路。其实一段行程,开始和结尾的时候是最痛苦的。开始负重爬山的时候,身体没有活动开,是最累的时候,而结尾则是疲劳到极点的崩溃期。从韩口到滴水寨的路途中,由于全是碎石,步途中光看脚下了,并没有怎么看风景,也没顾得上拍照片,偶尔停下来喝喝水,歇歇脚。六点半的时候,攀上第一道山顶,到达滴水寨。


    滴水寨真是名副其实的“滴水”之寨,本来想在此扎营,从前村走到后村,都没有发现可供营地使用的水源,直到达山村后面,才看见一道沟缝里有一点点细流,连水坑都无法形成。在木石、茶客的坚持下,决定连夜登顶。到滴水寨后涧边空地上,大家卸包歇息,都迫不及待地拿出各种食物邀请大家减负。茶客掏出烧鸡牛肉、木石拿出一包油饼、于哥于嫂带了糟鱼糖蒜……真是腐败诱惑啊。祥云美美地喝了一罐从别人包中拿出的啤酒,完全忘记了自己包里还有三罐,呵呵,新驴就是厚道啊,哪像某些老驴从来不肯为别人减负。啃了一通鸡腿牛肉,补充补充营养,拉起队伍继续起程,沿着弯弯曲曲的漫漫长路向更高的山峰缓慢爬行。


3#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2: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st 于 2011-6-8 20:22 编辑



大概十来分钟后,乔木和以前土地耕作的痕迹逐渐减少,灌木变得越来越茂密,队伍沿峡谷的一侧逐渐进入密林深处,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可能是因为在吃东西的时候吹了山风,刚进入密林不一会,我就悲催了,先是头晕、胸闷,接下来,开始眼前发黑,腿脚像坠了千斤石一般,近三十斤的背包变得越来越沉重,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前行一步都异常艰辛。慢慢地,我落在了最后面,几乎成了挪一步歇一气。然后,我开始呕吐,接下来的密林穿行成了我这次徒步的梦魇,差不多都是吐一阵再走一阵。



天已经完全黑了,前进的队伍都各自亮起了头灯,走在后面的人是看不见前面的人的,连灯光都在密林之中失去了踪影。由于天色变暗、灌木挡道、雨后的石头也滑腻难行,老于哥被树枝挂翻了一次,还摔了一跤,队伍变得紧张起来,每一步都小心行进。这时候,老驴雾自动成为拖后的人。走在我前面的老于哥一看我的状态如此不妙,坚持要同雾抬着我的背包走,但是我说什么都没同意,因为每个人的负重差不多都已达到极限,加之山上并没有路,长途负重跋涉背着自己的背包前行都很困难,再抬包的话,大家都很危险,一旦脚下一步不稳,掉下山崖就完了。后来老于哥还是坚持要走了我提着得小番茄,其他几位老兄也从我包里分担了不少物品。其实,那个时候大家心中除了劳累,更沉重的还是对前路的未知。不管自己最后能否能走到最后,现在能多承担一点,就没有一点推辞!





我咬牙不吭声地往前挪步,不时抬头望望没有尽头的山岭,到处一片漆黑,耸立的山岩露出奇形怪状的狰狞之态,唯有头顶微弱的星光在闪烁。我心中不由自主地想起刚刚看完的恐怖小说,说是一队野驴在夜间徒步某山岭的时候,突然发现队伍中多出一个自始至终沉默不语的“人”。。。,我越想越觉得毛骨悚然,身上冷一阵热一阵的,一会又心惊胆战地回头偷窥,还好,没有多余的人。不过心中怎么都不自在,于是一路想着手腕上戴的一串黑曜石手链,心中默念着六字大明咒,一喘一喘地向着黑黝黝的山顶艰难攀爬。
4#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3: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st 于 2011-6-8 20:22 编辑

第三日下山时,才看清当晚穿越的灌木丛

照片 141.jpg (120.35 KB, 下载次数: 351)

照片 141.jpg
5#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3:01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很讨厌人类所谓“征服自然、战胜自己”的遐想。其实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渺小的,大自然能够孕育人类、也能毁灭人类。人类在大自然中艰难求存,即便你被毁灭了,自然仍旧存在在那里--以一种可以相对永恒的方式。事实上,你到底能够征服什么?请记住:不要把破坏当成一种胜利!一座高山,即使被你踩在脚下,它也还是那座高山,不会因你而变矮!而“战胜自己”就显得更加可笑!一个人,无非是“从前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你永远只有一个个体。你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自己、完善自我,一个唯一的灵魂,何以对立?

    终于,随着不断的攀升,我们走出了灌木丛,月光一下子洒在碎石坡上,依稀可以看到之字形山路的痕迹,我们终于走到了“十八拐”路段。月明星烁,凉风中居然有丝丝暖流,我的恶心头晕好像一下子随风而去,脚下也轻便了许多。大家的心情也都轻松了许多,“人生之路也像爬山啊,不如意之时,吐吐,吐吐就好了”……于是“吐吐就好了”遂成了大家一路艰难中难忘的笑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scallion + 10 这段话,好

查看全部评分

6#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3: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st 于 2011-6-8 20:23 编辑

        攻略上说“从姊妹峰垭口穿过,过一石桥,在石桥上能看到左前方的垭口,前行不远有两石洞,供奉两尊佛,往前500就到垭口了,垭口是河南和山西的分界岭,是古时重要的隘口。。。”。但由于我们是在晚间行走,根本看不见攻略上描述的标志,过了垭口,前面出现三个方向,看起来都像路。老于哥自告奋勇朝中间那一条探去,走了十来米,我们都觉得不大正常,赶紧将他喊回来。也幸亏,第三天下山的时候,才感觉那晚真是惊心动魄,那根本不是什么路,而是一线悬在半空中的陡崖。回想前晚天黑什么也看不见的无知无畏,直吓得我们连抽冷气。

    后来倒是一直在顺着半山腰的小路往前走,走了一会儿,老驴心中开始打鼓,以为走错路了。于是,队伍又就地停歇下来研究攻略,攻略上因是白天走的,写得也不甚详细,研究半天也没怎么弄明白。雾是一个在工作和生活上都很细致的人,他卸下背包,决定回到垭口去重新探路,同样是老驴的木石不放心,也卸下背包跟着雾回去了。按说,户外活动中,为安全起见,尽量单独行动,如果单独行动必须要人不离包、包不离人的。大家看过美国那个户外遇险的片吧,叫《127 hours》,因为主人公的背包在身边,有水有食品,才在右胳膊被夹在岩石缝中难以动弹的环境下艰难支撑了那么久,虽说后来在等待救援无望的情况下不得用刀子割断自己的手,但他还是活下来了,因为他的背包里还有自救的工具。而在另一户外事件中,一个老驴因为留下背包去探路,结果因脚卡在石缝里取不出来,最后眼看着牺牲在离自己背包五米远的地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但因我们离垭口不是太远,我也没有特别强调让雾和木石必须背上背包回去,我独自留在那里,看见他们的头灯消失在山脊后面。老于哥他们四人停在离我不远的前面的另一道山腰拐弯处,黑暗中重重叠叠的山峦让我感觉无端地恐惧。我关上手电,不停地四处乱看,生怕黑暗中会突然冒出一个怪物来。好一会,两道微弱的光线由远而近,虽然他们离开的时间并不长,我还是不甚放心,这下好了,他们安全回来了。

    谁知,我们赶上前面的茶客,才前行几十米,就看到了攻略中提到的豫晋交界的垭口!第三天下山时,我们站在姊妹峰垭口回望豫晋交界垭口,真的是一目了然,根本不需要什么攻略。可见夜晚行路的艰难!
7#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3:0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日回望豫晋交界的垭口,清晰在目

8#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3:05 | 只看该作者
过了豫晋交界垭口,我们开始最后的向王莽岭主峰的冲击。山路越来越陡,大概有近70度。山路也越来越窄,越来越陡,大家都在做着最后的坚持。沉默、攀登、歇息、麻木地前行……于嫂在队伍的最后照顾着腿伤的于哥,一步一叮咛!新驴祥云一声不吭,走在队伍的最前端,默默地坚持、再坚持!雾在一遍又一遍地停下来,打着强光电筒,四处寻找山顶的栏杆(山西将峰顶开发为景区,看到栏杆就是看到中胜利的终点)……

    终于,队伍停了下来,祥云坐在陡峭的山路上,就想坐在我们头顶上。后来祥云说真的走不动了,那时候就一个想法,谁想超过我就超吧,他是不想走了……正在此时,雾惊呼一声——“看,栏杆!”,坐在山坡最高处杂草间的翔云抬头一望,真的,那若隐若现的栏杆就在离他十来步远的头上方,本来早已瘫痪的队伍立马显得精神焕发,扛起背包四脚上爬——王莽岭到了,终于到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3: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st 于 2011-6-8 20:46 编辑

        到达山顶,一看表,十一点,也就是说,我们下午五点从韩口村出发,徒步到达王莽岭,整整攀登了六个小时。月朗星稀的夜晚,在大山里面,根本辨不清方位,驻足寻找北斗七星,找准了北极星的位置,才知道,我们是从南方入口攀爬进来的,门票每人八十元(嘿嘿,当然不用给了哈!)。到了祥云客栈,把早已入睡的小老板元伟叫起来,进了门,谁也不愿再动。稍微吃了点东西,扎帐篷的力气是没有了,开了几个房间草草睡下。



第二天一大早,木石将老茶客叫起来,两个扛着相机跑到观日台去拍太行日出。我被祥云客栈不知什么植物做成的硬邦邦的枕头硌的脑袋发木,动也动不了,听见他们说着话出去的声音,我也没感觉,枕着木头样的脑袋继续迷糊。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3:0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日,日出

IMG_3504.JPG (112.09 KB, 下载次数: 346)

IMG_3504.JPG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3:07 | 只看该作者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3: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st 于 2011-6-8 20:25 编辑

(二)


        星期六早上八点,队伍七人离开客栈,背了一些食品和水,扛着相机下山,从豫晋交界垭口右切,朝十字岭的方向行去。据攻略上说,从王莽岭出发,徒步5-6小时左右就能到达十字岭岔口,此线路乃是徒步南太行的精华之段。一路上,发现不少裸露在岩层外面的水晶矿,晶度不纯,品质也不高,但延绵数里,路边及草丛中随处可见。





走到中午十二点,众人的身体经历昨天的连山攀越,都很疲惫,十字岭还是遥遥无望。商量之后决定放弃,准备找个地方停下来烧水喝茶。雾仍旧不想就此言弃,鼓励大家又继续往前翻过好几个山腰,目标仍旧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在坚持翻过前面一处山腰后,抬眼望见对面一处天生石桥,下面貌似天坑的风景。雾领先我们到达天坑,远远地喊话,让我们快些过去,欣赏风景。一行人陆陆续续地到后,看着眼前的景观,都激动不已。在我们目光尽处,一处巨大的天然石桥,矗立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上。桥下的大洞里,是一道深不见底的峡谷,险要到我们伸头往下一看都腿脚发软。我们在天生桥边歇息,茶客环视天生桥的四周,禁不住又感慨又自豪地叹道:“这种地方,也只有我们这种野驴才能欣赏到如此美丽的风景,真是给个皇帝也不换啊!”遂呼朋引伴,或勾肩搭背,或左顾右盼,或抬目远眺,拍了不少的照片。说是要回家忽悠临行却未能出行的刀客,好让人家羡慕嫉妒恨。



        欣赏了半刻天生桥,拍了不少美照,雾又四处探了探,找不到去十字岭的正确道路。太阳又火火地烤下来,我们都有点晕。于是决定照原路返回,到达垭口的背风处,停下来烧了水,喝着自带的澜沧乔木老生茶,吃着茶客一路扛上山的烧鸡和牛肉,啃着木石带的油饼、老于哥和于嫂带的糖蒜等,在自虐之后腐败着,心里别提多美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3: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st 于 2011-6-8 20:51 编辑

回到祥云客栈,木石和茶客终于困了,到房间稍事休息。我和雾提上一壶开水,携带茶具零食,到客栈门口用原木搭起的城门楼上喝茶。我们脱下鞋子,伸展腿脚坐在楼阁之中,山风徐来,阵阵清凉,让我们移到阳光照耀处,昏昏然,茶香飘处,恍然欲仙!后来于哥、于嫂也相继登山门楼,祥云也带了几罐啤酒上来,美景入眼、美酒入口,偷得人生两日闲,真是快意啊!

    木石、茶客起来后,我们在客栈的石桌上重新聚齐,泡茶、聊天,将小老板元伟也叫过来一起喝茶。茶客开玩笑批评他应该勤快些,不该前天的饭碗还放在那里不刷,是不是因为女朋友前天下山的缘故?小元羞涩地笑了,说就算女朋友在也是不会刷碗的。并且感叹“准备找两个老婆,一个帮忙洗碗打扫卫生,一个帮忙生孩子看家”,我们都说他想得美,木石连连说:“老婆吗,养着就行了,可不能指望人家帮你干活儿。”雾、茶客等也起哄道:“是啊是啊,靠老婆干活是挣不了大钱的。”他就呵呵地笑了。茶客又热情地建议他在山顶弄几套茶具,备几种好茶,以方便上山歇息想喝茶的游客,也算是增加一种经营方式。后来聊的随意了,木石他们又提出建议,诸如再盖几间客房、房间的被褥要勤换洗、餐具要尽量干净等等。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3:11 | 只看该作者
傍晚天气变化后拍下的客栈木门楼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3: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st 于 2011-6-8 20:26 编辑

我们的帐篷自从去年用过之后,还一直没有派上过用场。今晚准备自己扎营,祥云因是第一次出行,也要自己住帐篷。搭帐篷的时候,又招来了不少休闲旅游者的围观。不少旅游者跑到我们身边,一边好奇地朝帐篷里伸头伸脑,一边景仰地问这问那,心里最美最骄傲的是第一次下趟子的新驴翔云,虽然不会搭帐篷,却一直蹲在帐篷里孜孜不倦地回答着围观者各式各样稀奇的问题。茶客则发现了另一对看似同我们一样全副装备、甚至手上还拿着步话机的野驴目标,连忙欣喜地上前打招呼并进行交谈。其实玩户外就是这样,即便你们相互根本不认识,途中遇见了,都会觉得很亲切。


       不多一会,我们也搭好帐篷了,茶客也回来了,凑近我们一脸鄙视地说:“看着像野驴,后边还有一群呢,听说一会下山住宾馆。。。”我们了然地相视一笑,离开帐篷顺着山脊轻松地信步而去。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3:1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脚下的王莽岭,位于山西陵川与河南辉县的交界处,是南太行的最高峰,植被极其茂密。据说,它是远古神话传说《愚公移山》的发生地;是老子西行路过并创作《道德经》的地方;也是是愈伯牙创作名曲《高山流水》的地方;更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经羊肠坂登太行赋诗的地方。东崖,俗称天柱关,由高低错落的数十个山峰组成。大者峰顶可跑马,小者状如笔尖耸立,有“鸵鸟峰”、“一柱擎天峰”、“姊妹峰”、“天官赐福峰”、“龙泉宝剑峰”、“莲花峰”、“仙女峰”等等,巍峨峥嵘。山南部千仞峭壁,如一石削成;北部巍岩相迭,青莲秀出,群峰连绵。鸟瞰之间,怪石嶙峋,浓绿浅翠,千奇百怪的峰岩,青中带紫。近看山形勾勒分明,远眺如画中写意,朦胧如幻。步行在王莽岭的山脊上,俯视中原大地,真能使人领略到“自古太行天上脊”的风采(当然由于我眼睛近视、除了眼前的重重叠嶂的山峰我是看不见“中原大地”的啦!)。




王莽岭,不用说,肯定跟西汉末年的新朝皇帝王莽有关了。相传西汉王莽领新军追赶刘秀,到此安营扎寨,故得名。山顶的气候就是变幻万端,眼看着晴光过去,一阵阵雾气迎面荡过,山顶转眼被浓雾覆盖,重重山峦顷刻间被瘴雾吞没,再也看不清方向。随之,一阵阵疾厉的山风刮来,天气马上从夏天变成冬天,冻得我们忙忙地缩着脖子战战兢兢地跑回到祥云客栈。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3:14 | 只看该作者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3:15 | 只看该作者

帐篷的外帐已经被雾气打湿,形成一丝丝雨滴往下浸流,帐篷变得很潮,我们又打了几只地钉,把外帐同内帐拉开,这样不至于将内帐打湿再殃及到睡袋。冒风将外帐层层固定后,吃了点自备的粮食,就各自钻进帐篷躺下了。温暖的睡袋同外面呼啸的山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不一会,另一个帐篷里传出轻轻的歌声,仔细一听,呵呵,原来是坚强的新驴翔云在唱歌,看来状态挺好的,高强度的体力付出和恶劣的气候变化丝毫没能影响到这只新驴愉快的心情。歌声过后,传来一阵呼噜声,哈哈,睡得真香啊!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3:16 | 只看该作者
第三日,更为壮观的日出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3: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st 于 2011-6-8 20:26 编辑

(三)


        我一直都很佩服那些在任何地方都能睡得着觉并能睡得很香的同志。我则是只要离开家,在任何地方都睡不着的人。这一次同样睡在帐篷里,即便是四周都有人,我也睡不着,这大约是一种本能吧。就像有一回在林州的洪谷山上,附近几个帐篷的呼噜声此起彼伏、声声入耳,我却异常的清醒,明明身体很劳累,精神也很疲惫,呵欠连天的,可是翻来覆去怎么都无法入眠,只好钻出帐篷看看月光,再遥望遥望黑乎乎的山峦,巡视一下营地。。。折磨人啊!


        在王莽岭上也是一样的。事实上营地很安全,就在祥云客栈门前的空地上,听见别人的呼噜声,我真的挺羡慕的。就像任何一次在野外宿营的情况一样,我仍旧无法入睡,一会脚热了,拉开睡袋将脚露出来透透气,一会又冷了,一会枕头又跑了,唉,总之是难受。


        早上是被再次去看日出归来的茶客叫起来的,缩在睡袋里也不想动,晕晕乎乎的。可是要下山啦,万分不情愿地钻出帐篷,头刚露出,就被一阵强烈的冷风打了回去,哎呀!怎么这么冷!没办法,穿上厚衣服爬出帐篷,就看见翔云兄穿着个衬衣,外面套了个毛背心,站在那里冻得直哆嗦。我问他:“你冲锋衣呢?”他苦着脸委屈地回答:“我新驴啊,不懂啊!”我看了看他,摇头无语了。


        一边等待的于嫂不失时机地再次推销她带的方便面,昨晚已经推销出去五包,还有五包说什么也不能带回家呀。茶客带的十包火腿肠则很不幸地一根也没有推销出去。喝完热乎乎的方便面汤,队伍打上背包顺着山岭而下,按原路返回韩口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三昧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昧.普洱茶 ( 滇ICP备13000717 )

GMT+8, 2025-5-5 19: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