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15-7-28 23:16 编辑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 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 隐在留司官。
受刘基《市隐斋记》典故的启发,我将“萧山隐士”的人生哲学渗透于壶中。在看似寻常的砂壶中,寄予了深刻寓意,令人遐思迩悟。
其一,整壶以“方”为基调,却方中寓圆,有别于传统士隐壶的纯方。这源于作者对刘基隐逸生活的全面深入理解。方,表明隐士刚正不阿,不媚流俗的高尚情操;圆,隐喻隐士也有追求,刘基是蓄势而发,厚积薄发,不是真归隐。其二,“大隐隐于市”,故壶底、壶盖、壶身四角都饰有波浪花纹,恰如“市”的喧嚣不断、尘扬四起,而隐者却能安然于其中。其三,壶身有曲面和直面,表示世路的多采与变化,也丰富了此壶对人生现实及内涵的表现。高昂在外挺然向上的壶嘴,也隐喻隐士追求怡然、宁静、美好的执着精神。
作者奇思妙想,巧夺天工,给赏者带来一份悠然、宁静、自得其乐的氛围和意趣,很好地表现了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平和怡然而不失济世情怀。白香山有诗云: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或许此壶独得香山居士中隐之妙?
190 К К К |